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理念与实践(2)

时间:2016-03-17 10:00 点击:
二是实施特色型本科教育,这是我校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见证,也是体现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的空间。特色包括: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等。学校要依据

  二是实施特色型本科教育,这是我校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见证,也是体现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的空间。特色包括:办学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等。学校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优势以及面向行业特点,不断凝练特色、巩固特色、发展特色。特色型的本科教育体现三个层次:首先是学校层面的特色。体现办学质量的高水平,体现办学传统和优势的传承,体现不同于其他院校的特色。其次是学院层面的特色。各个学院的办学历史不同,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自然应有不同的特色。最后是学生个体的特色。在达到学校统一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应该形成各种各样的特色特征。
  三是推进研究型本科教育,这是我校创建高水平研究型的特征,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澄清:一是认为本科教育是打基础阶段,只要基础扎实就可以了,上研究生阶段再注重创新。殊不知,人才成长的规律不同于树木嫁接,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应该从娃娃抓起。在美国,幼儿园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孩子讲述家里的宠物喜欢吃什么食物以及作息时间规律等,这种从小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孩子们长大之后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二是研究型大学主要体现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本科无所谓。我们说没有本科教育的研究型,就不可能实现学校的研究型。研究型本科教育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学模式从师道尊严的“灌输式”向教学相长的“交互式”转变;二是学习模式从复制和记忆为主的“注水式”向研究和创新为主的“点火式”转变。
  2.培养目标的“三化”
  一是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化成长,这是学校的责任。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大学生,每一个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是我们培养和服务的对象。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有所成,这是教育全面化的要求。
  二是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是学生的祈求。人的个性有差异,兴趣点有不同,大学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个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不同个性的人都能找到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究竟大学应该对学生实行“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有的学生英语不好,大学这几年都在补英语;有的人数学不好就拼命补数学,补得灰头土脸,其实是一种典型的补短教育。教育不像工业,机器中有一个零件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整个机器的运转;但是人不一样,人有短处,不会成为废品,只要他有长处,就能成才。
  三是促进优秀学生的最大化成长,这是时代的呼唤。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差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长期的教育习惯。其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和“让最优秀的学生跑在高速路上”都是我们的教育责任。据统计,在1980年到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重要的国际科技大奖的497名科学家中,没有一名中国国籍的科学家。有研究认为:世界上的人才和相应的工作都是呈金字塔形分布的,而塔尖上那5%的工作,是由最具创造能力的5%的高端人才完成的,美国的教育目标就是把这5%的人才牢牢抓在手中。在创新的时代,学校应该探索各种模式,提供各种条件,促进最优秀的学生最好地发展。
  3.教学方式的“三性”
  一是倡导教师的教学是学习性教学。过去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师要有“三桶水”的概念,首先是有没有一桶水;其次是这一桶水是不是活水,还是多年不换的死水;最后是这一桶水是不是适应学生成长需要之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创新,从而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过去抱着一本教材走天下。
  二是倡导学生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本科教育的四年是短暂的,但是对大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超过90%的大学教师认为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批判性思维是指,发现并提出问题,掌握问题的不同观点,搜集相关材料,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键是形成研究性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推理,而不是成为知识的搬运工。
  三是倡导师生之间是开放性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双面双向的交流,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而不是过去那种由教师单向传授,学生洗耳恭听。教师与学生既是师生关系,也是伙伴关系,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课后的朋友式交流,不仅是知识内容的交互,也是理想、信念、爱好的沟通和引领。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把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探索科学的品质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综上所述,“精英型、特色型、研究型”主要体现办学定位,“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主要体现培养目标,“学习性、研究性、开放性”主要体现教学方式。以“三型、三化、三性”组成的“三三三”培养体系,是从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三个维度上建立起来的完整结构,既蕴含了我们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指明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三个内容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构成我校本科教育的顶层设计。
  四、推进“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主要实践
  近年来,我们以“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为指导,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重点从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